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检测方法 > 煤化工产业前景可期
煤化工产业前景可期

天津市泰可博世防静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/ 2011-12-15

 

  货车司机小王很苦恼,在京藏高速内蒙古段出省口附近,排长队的运煤车辆3天只前进了100公里。


  “从内蒙古到天津,路程约1000公里,堵车时间比开车时间还长。”小王说。


  由于北方的煤运不过来,国电集团九江发电厂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原煤,并支付高昂的运费。


  现象:运输困难,煤价飙升


  冬季来临,煤炭运输问题又一次成了行业焦点。


  截至11月16日,秦皇岛动力煤价格为905元/吨,环渤海动力煤平均价格为852元/吨。但在山西、内蒙古等煤炭产地,煤炭价格仅200~400元/吨。


  是什么导致煤炭价格飙升?


  “产煤省份和耗煤省份分离是煤炭价格高涨的症结所在,煤炭要经过长途运输,才能运到使用地,而当下是西煤东调、南煤北调的运输高峰期。”行业专家董大朋说。


  我国每年约消耗33亿吨煤炭,而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新疆、内蒙古、云南、贵州和陕西等西部地区,这些地区的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2/3。其中,大多数产煤地区经济欠发达,而煤炭消耗量大的地区则是山东、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。


  煤炭属于一次能源、初级能源,具有运输吨位大、难度大、费用高、时间长等特点。一吨煤从内蒙古运到华东地区,至少需要200元运输费用。


  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调度运输处专家陈晓冬表示,目前我国煤炭运输主要采取公路、铁路和水路运输等3种方式。其中,公路运输最快捷,3~4天便能把煤炭从山西运到华东地区,但运费昂贵,平均在400~500元/吨;铁路运输周期约为10天;水路最慢,从煤炭卸车、靠港装船到卸载、堆放、再次装车运输到使用地……其运输时长是公路运输的3~4倍。


  “海船运载量一般在几万吨,运输吨位大、成本低,从公路和铁路运到秦皇岛或黄骅港后,再转海运,是目前煤炭运输的主要线路。到了长江口,有的货还要换小船,走长江水运,整个运输过程甚至长达两个月。”陈晓冬说。


  交通拥堵对于公路运输来说是棘手的难题。据悉,目前陕西、内蒙古等地区的煤炭运输干线上,过省收费、检查测量及交通事故等原因,导致严重拥堵、车辆排长队等情况屡见不鲜。


  “煤炭堵在路上,南方的煤电厂为缺原料急,运煤方为燃油消耗量增加急,产煤的厂家为产品没法及时运出去急。因为交通拥堵,燃油消耗量增加,为运输低级能源消耗高级能源,代价不小。”行业专家高军民说。


  探索:就地转化,发展煤化工


  如何解决煤炭运输耗费大、周期长、拥堵严重的问题?就近发展煤化工、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等产业或许是脱困之路。


  “300万吨煤炭能产出几十万吨甲醇、化肥、乙二醇或烯烃等化工产品,5~6吨煤炭可生产1吨油。在煤炭产地建厂,就地把煤炭转化为油、天然气和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之后再运输,费用大大降低。”化工专家畲振红说。


  畲振红认为,与传统煤炭行业相比,发展新型煤化工具有产业一体化等优势:生产化工产品的同时,能配套建电厂、锅炉,实现供气供电。而目前较普遍的、直接在煤炭产地建设的“吨口电厂”,只能“就地解决”把煤炭转化为电力的问题。


  我国能源具有“富煤少油”的特征,煤炭资源丰富。煤化工产业链长,煤制烯烃、煤制乙二醇的下游产品丰富多样。煤制油的组分与石油提炼的油品相比更纯净,硫、胺等杂质含量更低。煤制天然气民用价值较高,运输方便。发展煤化工相对排放少、更环保。发展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和煤化工,对保护国家能源安全有着深远的意义。


  关键:评估效益,优化设计


  “进行经济效益评估,是发展煤化工最重要的前期工作。”行业专家吴昌保表示。虽然原油价格高于80美元/桶时,煤炭原料的价格优势凸显,但使用煤炭原料在生产过程中能耗大。


  煤炭是初级基础原料,与石油原料相比价格低廉,而产出的油品、天然气和化工产品附加值高:煤制烯烃价格高达每吨上万元,尿素价格每吨一般在2000元左右。但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和煤制烯烃生产流程长、步骤多,能量消耗极大。


  吴昌保认为,煤气化过程要消耗大量能量,而在此之前,把大量的煤研磨成煤粉的物理变化过程,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作为动力。所以,在开展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或煤制烯烃等项目前,要做好经济效益评估,准确测评运输成本优势和生产能耗劣势,制订经济可行的计划,使节能优势盖过耗能劣势。


  他还表示,由于煤炭组分波动大,容易影响产品性能的稳定性。“同一座煤矿不同矿区生产的煤炭,其组分都可能存在较大差异,更何况我国煤炭能源分布广泛。当下一些国内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,很大程度上是受原料组分波动的影响”。


  此外,不同煤气化工艺制成的煤制气组分不同:一氧化碳和氢气是煤制天然气的有效组分。水煤浆气化技术生产的煤制气,有效组分占80%,而干粉煤气化技术生产的煤制气,有效组分占85%。“不同的煤气化技术工艺不同,不同的煤炭原料组分不同,不同的组合方案经济性不同。可见,优化组合方案很重要。”吴昌保表示。


  董大朋认为,发展煤制油、煤制气等项目,需要国家相关部委与各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协调沟通、统筹规划。既要保障各地区产业统一部署,避免甲醇、烯烃等产能过剩,又要确保煤炭供应与煤制油、煤制天然气和煤化工产业发展规模的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