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天津市泰可博世防静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/ 2013-02-16
关键词:静电、ESD、静电灵敏等级
一、概述:
静电是一种电能,它存留于物体表面,是正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,是通过电子或离子的转换而形成的。静电现象是电荷在产生和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电现象的总称。 如摩擦起电、人体起电等现象。静电通常在相同或者不同材料(至少有一种不导电)的接触和分离时产生。(例如:鞋子和地毯)另一个可能性是在非导电材料表面空气的流动时产生。ESD是指静电的释放,所有电子组件都可能被ESD损坏,也可以通过向他们(人体或者机器)排放静电而带电或者先变成带电然后又释放到地面。放置在某个区域的装置会因为附近带电材料而产生静电。如果在那个区域,通过将装置接地可以将静电转移。静电破坏还可以累积,意思是说不一定是单一的静电损坏,也可能是多次静电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对产品造成破坏。为了控制和消除ESD,美国、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制定了国家、军用和企业标准或规定。从静电敏感元器件的设计、制造、购买、入库、检验、仓储、装配、调试、半成品与成品的包装、运输等均有相应规定,对静电防护器材的制造使用和管理也有较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。
二、由于不可能建立一套包含所有情况的程序,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a)增加组件的静电防护,组件越小越复杂越容易受静电影响。b)避免带静电。避免使用带电材料和预防不同的潜在因素。c)使用特定的静电防护工具(例如;防静电手环,防静电鞋)d)对静电释放的管控,基本原则是:在受控(缓慢)的方式下把已经带的电经由释放路径释放掉。(例如:元器件——人——静电环——接地)e)对产品的保护,使用抗静电包装防止产品带电。
三、分类:不同产品对ESD 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,这取决于他们的设计或者是用于保护装置(如:保护二极管)。因此,这些组件可以分成四个敏感等级:静电电灵敏等级分类(表1)名称 级别 静电敏感电压静电甚敏感器件Class 1ESD ≤ 2000V
静电敏感器件Class 22000V <ESD ≤ 4000V
静电中等敏感器件Class 34000V <ESD ≤ 16000V
非静电敏感器件Class 4ESD>16000V